CHI's Site

CHI CHU

Side Project - 365天的小文章寫作挑戰

Showing all posts tagged "365 Writing Prompts Season 1"

Blog 115/365:【過生活】Hahow 好學校,線下活動一日遊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 昨天參加了Hahow 好學校的《Hahow 巴士派對 + VIP 一日限定展》,說老實話,在參加之前我完全不知道這個活動的目的,自己純粹是抱持一個「企業參訪」的心情來參加活動,但不得不說這次的策展活動蠻有意思的,因此用一篇小日記記錄下來。 星期六的下午3:30,我準時抵達了Hahow的台北辦公室4樓。一踏入辦公室時,椅子的擺設、入場時領取的Hahow識別證,立刻覺得自己像是來參加Hahow年度股東會!想一想自己過去兩年,在Hahow的平台上買了至少15堂課以上,在之前公司的...

Blog 114/365:【學魔術】【Product Review】(3) -pRinCipia by Harapan Ong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 今天終於將魔術書籍《pRinCipia》by Harapan Ong (就是我最近不斷提起的新加坡魔術師)看完了,這本書真的是強力推薦給正在學習紙牌魔術的人,因為這本書可以當作第一本「練習閱讀深度」的魔術書籍,下面我會說明理由。 如果我們簡單的將魔術書籍分成三大類,依據「內容深度」與「閱讀密度」來區分: 1.簡單入門 適合族群:對魔術有初淺興趣,想要快速學習魔術並用在生活場合的人 目前台灣的書店架上,以此種類的魔術書籍居多,例如「魔術達人必學的50招」、「簡單撲克牌魔術...

Blog 113/365:【過生活】1950 - 2019年流行舞蹈進化史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 今天在Facebook上看到一支有趣的影片 - 「1950 - 2019年流行舞蹈進化史」,心血來潮就將影片中的34首歌在Spotify上找了一遍,歌單可以看下方。 ► Spotify歌單: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playlist/43LZgEjPY0YYSWGCFStdvF?si=oSsOl4giTpOppa7dRhihDA 看到這則影片,讓我想到表演藝術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情,任何領域的表演藝術演變史,都恰好反射出當代社會的一小部分縮影,要理解...

Blog 112/365:【學新知】婚姻是什麼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 昨天我分享了David Brook新書中的一個概念 - 第二座山,今天就來用這個概念,來分享《得到》- 萬維剛《菁英日課第三季》專欄中,提到的「婚姻是什麼」。 在David Brooks的書中提到,婚姻其實就跟使命一樣,是一種「不是我們的大腦想不想結婚的問題,而是我們的心和靈魂覺得已經不得不結婚了。而維護婚姻,也捍衛某個使命奉獻自身一樣,是一個改變自我的過程。」 這句簡單的話點出了我過去思考的盲點。過去我不斷想,如果結婚只是讓自己多增加束縛,那到底結婚的好處是什麼?不論另外...

Blog 111/365:【學新知】攀登人生的「第二座山」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 最近在《得到》- 萬維剛《菁英日課第三季》專欄中,聽到一個很有趣的的概念 - 「第二座山」。 「第二座山」是《紐約時報》的專欄作家 - David Brooks最新書籍《The Second Mountain: The Quest for a Moral Life》中提出的一個概念。 在現代這個社會,我們被教育成「如果要追求幸福,那就是要不斷的提升自我」,David Brooks稱此為第一座山,是一座關於「自我(ego)」的山。但當我們將力氣用盡,努力攀爬到山的最高點時,...

Blog 110/365:【過生活】經典電影 - 《K歌情人(Way back into Love)》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 上週日在上烏克麗麗的課程時,老師準備教一首新歌 - 「Ways back into love」,我聽到的當下,一直覺得這首歌的歌名聽起來好熟悉,但是又完全無法想到旋律。後來老師補充,這其實是一部同名電影的主題曲,雖然電影距今已經有13年了,但是還是一首非常熱門的歌曲。 為了要預習這首歌,我特地上網看了這部電影,發現這部電影雖然劇情有些老套,但是歌曲真的太好聽、太洗腦了!其中我最喜歡的反而不是主題曲「Ways back into love」,而是其中特別為劇情所編寫的「PoP...

Blog 109/365:【學新知】魔術師能從科學家的身上學習到什麼?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 經過1個月的時間,在今天將新加坡魔術師Harapan Ong的《pRinCipia》閱讀完畢,也許是書籍的寫法充滿學術氣息,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更能夠感受到Harapan不同角度的思考模式,例如使用達爾文《演化論》來分析魔術效果 ("不可解釋的魔術")數學家G.H Hardy的"數學之美"觀點,分析好魔術的"魔術之美"統計學-假設檢定中的"型I、型II誤差",魔術師如何這種存在觀眾腦中的錯誤認知,加強對於"預言魔術"的不可思議程度但讓我感觸最深的,其實是書中的最後一個章節 - ...

Blog 108/365:【學新知】對時間尺度的新認知,勇敢面對「拖延焦慮症」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 「今天要做的事情好多唷...哎,算了,還是先玩個手遊等會兒再說吧!」 「等下應該先把工作上的事情告一段落,但是要做概念發想、製作PPT...一對事情。哎,算了,還是先滑個FB/IG休息一下再說吧!」 以上的狀況,曾經發生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嗎?明明有許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做,但我們卻拿起旁邊的手機、開啟我的最愛中的YouTube、或是開啟附近的電視,這樣的情形有一個專有名稱 - 「拖延症」,而拖延症正式我們現代人幾乎都會得到的疾病。 但為什麼我們會換上拖延症呢?又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...

Blog 107/365:【學新知】看個故事吧!嚴謹的看待魔術教學出版物,關於如何Credit魔術資源的二三事 (下)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 延續昨天的主題,這片文章要分享關於「如何Credit魔術資料」這件事情。事實上不侷限於魔術,在日常生活中的報告、寫作文章、發表自己的看法...等,如果養成隨手Credit的習慣,可以讓自己撰寫的內容可信度更高,同時也方便自己或別人查找資料。 這邊再說一次,Harapan One的這篇文章可以在魔術公司Vanishing.Inc上免費下載:https://www.vanishingincmagic.com/magic-downloads/ebooks/to-your-cred...

Blog 106/365:【學新知】看個故事吧!嚴謹的看待魔術教學出版物,關於如何Credit魔術資源的二三事 (上)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,在魔術的世界裡面,其實也存在著許多「剽竊」相關的議題。一個魔術師辛苦發明的魔術效果、手法、表演方式,在幾次公開表演之後,可能就被其他人以「其他名稱」包裝並且教學,這看在原作者眼裡無疑會相當心痛。 台灣過去也時常發生這樣的現象。 大約15 - 20年前,台灣的魔術學習資源還相當缺乏,除了書店的魔術入門書籍,要學習到進階的手法、表演,基本上都要跟魔術店購買或是自行上網訂購,其價格也都是相當可觀。因此,有些台灣魔術師也會將國外的教學買回來,在學習完畢之後,自己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