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108/365:【學新知】對時間尺度的新認知,勇敢面對「拖延焦慮症」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
「今天要做的事情好多唷...哎,算了,還是先玩個手遊等會兒再說吧!」
「等下應該先把工作上的事情告一段落,但是要做概念發想、製作PPT...一對事情。哎,算了,還是先滑個FB/IG休息一下再說吧!」
以上的狀況,曾經發生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嗎?明明有許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做,但我們卻拿起旁邊的手機、開啟我的最愛中的YouTube、或是開啟附近的電視,這樣的情形有一個專有名稱 - 「拖延症」,而拖延症正式我們現代人幾乎都會得到的疾病。
但為什麼我們會換上拖延症呢?又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拖延症呢?
今天在一本書 - 《精進 - 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》中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,人們對「未來」這件事情在心理上是有尺度上的分別,而這樣的分別造成了現代人非常常見的問題 - 拖延焦慮症。
心理學家Liberman和Trope把未來區分成"近未來(near future)"和"遠未來(distant future)",而人們對於不同的"未來",會採取不同的心理表徵來應對。這裏的"遠未來"和"近未來"是相對的概念,但一般來說將未來的幾小時、幾天、幾週算成"近未來",未來幾年則當成"遠未來"。
按照他們的理論 (時間解釋理論),在"遠未來"的視角下,人們趨向於用抽象的概念來思考,重視目標的價值與意義。舉例來說,一個剛進"企管系"的學生可能會訂下"成位企業家"的遠期目標,但這個目標對於他來說是抽象的,他甚至不清楚企業家的定義是什麼、以及如何成為企業家 ; 而在"近未來"的視角下,人們更容易放到具體狀況中去思考,主要不是想著"要不要做"而是"如何去做"。例如這位"企管系"學生,在學習「管理學」時就會提醒自己要做好課前預習、複習筆記、課後練習等。
"遠未來"和"近未來"的不一致,結果造成了上方說的「拖延焦慮症」。
🤔"近未來"和"遠未來"的衝突
當"遠未來"有一個抽象且重要的目標,而"近未來"受到現實的阻礙,同時還有更便利、更誘人的替代選項時,人們傾向於選擇後者。例如"遠未來"是「我要準備三週後的報告並得到上級的認同」,而準備報告這件事情在現實中需要花費很多功夫,因此我們往往就會選擇「打遊戲」、「看電影」、「滑手機」這樣的便利選擇中獲得立即性的滿足。
但我們的心中總是有一股聲音:「喂!你還是要把報告做完吧,要不然到時候開天窗不是就糟糕了!」,"遠未來"在心中會不斷強化目標的意義,並和"近未來"的現實形成衝突 (打遊戲、看電影、滑手機真的好快樂呀),最後讓我們心中更加焦慮。
所以,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?

🤔拖延焦慮症到底怎麼解決?
在"遠未來"的事情上,我們應該「減少對價值和意義的強調,多思考實現目標的具體途徑,把焦點放在怎樣去做上」。舉例來說,如果報告是在三週後舉行,則應該思考第一週搜集資料、臚列大綱,第二週製作簡報與排練,第三週做簡報確認,當具體的步驟被寫在紙上後,自己的大腦也不會一直做怪嚇自己。
在"近未來"的事情上,則應該「提高做這些事情的成本,讓原本很便利、很舒服的事情變得不那麼便利舒服」。舉例來說,刪除遊戲、電腦中的電影、或是「封印」自己的手機,你沒有看錯,我曾經在《六角學院》粉絲團上,看到站長po出以下照片:

圖片來源:《六角學院》社團
現代人時間最大元兇就是「我們的手機」,當手機被「封印」起來的時候,一天能夠利用的時間就會多好幾倍。我推薦閱讀《六角學院》站長的這篇文章 - 《我讓碎片時間多 10,000% 的七大秘訣》
▶︎ https://reurl.cc/K6LXeg
在受到今天文章的影響後,我也立刻將每天會「無形」花掉我3 - 4小時的手遊默默刪除了... 這一步雖然痛苦,但長痛不如短痛呀。
與大家共勉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