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82/365:【看好書】見識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
每個人生活當中,總有幾位讓自己佩服的人,「吳軍」就是我心目中的其中一位。
最早知道「吳軍」,是在中國得到APP的《硅谷來信》專欄,雖然當時我並沒有訂閱他的專欄音頻節目,但是在朋友的分享下,我認識了這位有著豐富生活、工作智慧的博士。
「吳軍」是前Google Research的資深研究員,專長是自然語言處理(NLP),在Google的主要貢獻包括中日韓的搜索演算法設計、Google反垃圾郵件功能地提出與設計者。2010年他離開了Google,到了騰訊擔任搜索的副總裁,(中略),後續擔任矽谷豐元資本風險投資基金的合伙人,並將許多時間投入在寫作上。(更多資訊可上Wiki 查詢)
這本《見識》是他將《硅谷來信》專欄的文章進行整合,內容主要說明我們人生中,面對重要九項事情的看法,這九項事情從工作、投資、生活、甚至到人生觀的建立,有許多的看法雖然簡單,但卻講的深刻動人。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你認為很厲害的長輩聊過天,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提問,往往不是給予一個直接的答案,而是透過一些故事、看事情的角度、對生活經驗的總結,讓我們悟出一些道理。這本書的內容和寫作方式,就給我這樣的感覺,你不是在看一本「問題應對教科書」,而是聽一位前輩在跟你說故事。
而這篇文章,我想要和大家分享其中相當有感觸的一段內容,是有關於職場上的工作態度。
🤔留意工作中的小細節
這邊我要藉由書中的一個故事來闡述下方的結論,一共有三點:
- 了解自己產品的獲利狀況
- 掌握他人提問目的,提供有效資訊
- 關注細節,也要掌握全局
小故事
在一次的讀者交流會上,一個網路影視領域的資深工程師,問了吳軍職涯發展的問題。為了了解這位工程師的工作水準,吳軍先問了他幾個問題:「一段30分鐘的影片節目,在你們公司的網站上,被觀看一次大概能賺多少廣告費?」
對方說:「我是工程師,賺多少錢我沒有想過,我不知道。」
吳軍繼續問:「那你們公司的產品影片,廣告點擊率是多少?」
對方說:「這個又和具體的內容頻道有關,也和使用者群有關,和插片的製作也有關。」
🤔反思與小結
在故事中,我們可以將「工程師」替換成你所從事的職位,以我自己來說就是PM(產品經理),我們有時沒做到的事情就是:太專注在自己的本業上,結果連這個行業的基本知識都沒有掌握。
不了解產品盈利能力如何的問題,是非常危險的。如果講的消極點,一旦這個產品無法盈利,我們這些小員工馬上會面臨到三個後果:
- 這個產品被砍掉,我們被安排做其他工作
- 這個產品被砍掉,我們失業了
- 老闆很仁慈,一直維持這個虧損的產品,但是公司會因為虧損而倒閉,大家還是失業了。
從結果來看,都不是好結局。
另外一個問題是,我們有時候會不正確地回答問題。以故事一的案例來說,這位工程師對於第二個較為具體的技術問題,不僅沒有說出答案,還提供了一堆把事情弄得更複雜的資訊,對於提問者來說,這完全是在被浪費時間 (尤其當提問者也具備同產業相關知識時)。
最有效的溝通是在第一時間給出答案,然後補充解釋。
我看了故事,對於「了解自己產品的獲利狀況」、「掌握他人提問目的,提供有效資訊」真的感到冷汗直流,因為在工作場合自己的確也犯了這兩個毛病。
另外,在看似單純的每日工作,我們努力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情,但可能忘了攸關公司的大事。「關注細節,也要掌握全局」,是我們在職場上要有意識提醒自己的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