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46/365:【看電影】《Joker》- 人生近看是悲劇,遠看是喜劇
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
10月4日才剛上映的小丑,在這三天已經被大家談論的沸沸揚揚,在聽到許多朋友的正面好評下,今天我也衝動性的買票去看了這部電影,由於我是自己看這部電影,總感覺電影氛圍帶給我的感覺更加沈重。
這部電影在網路上已經有許多影評,其中有三篇我覺得寫的很有味道,建議有看完電影的朋友可以看看,會閱讀到許多有趣且細膩的分析內容。
【深夜影院】《Joker小丑》|喜劇建於別人的悲劇之上 逗人笑的人卻是最悲哀的人
【電影】 小丑 Joker,藝術家用謊言揭露真相
【影評】《小丑》暴力而細膩的藝術

🤔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什麼?
===以下會些許劇透,這邊是先防雷一下===







===以下是正式內容===
這部電影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「主角 (Arthur) 心境的變化」。Arthur在一開始其實是不瘋狂的,他像是一般平凡的老百姓,為了生活而努力的工作,儘管在工作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,但是日子還是要過,只能強顏歡笑挺過去了。


然而有時候並不是我們不想堅強,而是社會環境的脆弱讓我們崩潰。引述 《【影評】《小丑》暴力而細膩的藝術》的一段文字:
"1984年地獄般的紐約,一位名為Bernhard Goetz的白人男子才剛搭乘上地鐵,很快地就被4名黑人青少年包圍,脅迫交出5美元給他們花花。但Bernhard掏出的不是現金,而是一把手槍。在一陣逃竄與槍聲後,四名黑人青少年都受到槍傷。在這個社會無法給予保全的年代,私刑反而成了人們心中的正義與秩序,以及釋放憤怒的渴望。人民為他歡呼、紐約郵報將他稱作地鐵義警、陪審團判他無罪。這看似英雄行動般的『1984紐約地鐵槍擊事件』,就是《小丑》背景裡,1981年高譚市最真實的寫照。
雷根總統曾說:「人人擅自執法,那麼文明會面臨崩潰。」"
就是在這樣的「私刑」環境之下,慢慢的將主角 Arthur 推向懸崖邊緣。他曾試著向社福局伸出援手,但礙於社福局人員曖昧不明的工作態度,Arthur再一次失望。終於在他向自己「母親」所在的精神病院提出病例查閱申請時,他徹底崩潰了。
一連串瘋狂的、暴力的、血腥的報復行動在此展開。

🤔小結
在這周三的文章中,我分享了一個名為「情緒輪盤(Wheel of Emotion)」的圖表,這是心理學家 Plutchik(普洛特切克,也有普拉切克的翻譯名) 利用色彩設計的,這項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情緒。
通常人的情緒都是複合疊加在一起的,例如 快樂+信任=喜愛(Love)、信任+恐懼=屈服。我們可以觀察到,這些複合的情緒因子幾乎都是相鄰的,如果出現了「對角線」複合的情緒,代表這個人的精神狀況可能是有問題的。
你看到了嗎,《Joker》這部電影有非常多的場景都是描述「狂喜」+ 「悲傷」的複合情緒。雖然在電影的一開始,劇情有解釋到這是主角罹患的一種心理疾病,只要受到刺激就會大笑,無關情緒的喜與悲。但在經歷過一連串的悲劇與打擊後,我想到了故事的中後段,這種極端的情緒真的就是主角想要傳達給外界最真實的情緒了呢?

下方文章連結有情緒輪盤的相關介紹,有興趣的人可以前往閱讀看看!
▶︎ 情感化設計:淺談普拉切克的情緒輪盤



📖參考資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