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276/365:【看好書】《稀缺》: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
你有想過為什麼貧窮的人總是貧窮、忙碌的人總是忙碌嗎?又為什麼飢餓會讓一個人的脾氣變得暴躁、孤獨的人其實更加擅長觀察並感受到他人的感受?這些看起來毫不相干的現象,根據(美)塞德希爾·穆来纳森(Sendhil Mullainathan) 、 埃爾德·沙菲爾(Eldar Shafir)的最新研究,都根源同一個關鍵原因 - 稀缺 (Scarcity)。
稀缺是當一個人「擁有的 < 需求的」的感覺,例如忙碌者會覺得擁有的"時間"太少、貧窮的人會覺得擁有的"金錢"太少、飢餓的人會覺得擁有的"食物"太少、孤獨的人則會覺得擁有的"社交"太少。這樣的解釋不難理解,那知道稀缺又能如何呢?
🤔專注的「得」與管窺的「失」
稀缺對一個人造成的影響是潛意識的,也就是不論你的大腦是否接受,稀缺都會大大的影響你的注意力,我們可以用一句話貼切形容:「稀缺俘虜大腦。」
我們先來想像一個場景:
「你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,心裡盤算著要如何有次序的處理今天的待辦清單。此時主管突然拍了拍你的肩膀,提醒你有一個重要的報告在後天必須生出來交給他。你的心裡咒罵了一聲:「What the fxck!後天要的報告現在才跟我說?」,現在你的待辦清單只好多增加一個製作報告的任務。
你突然感覺時間變得緊張起來,原本感覺時間還算寬裕的一天,現在變得有點緊繃。稍微計算一下,如果專心的工作,這些任務勉強可以在明天下班前有個大概結果。此時你的心神完全集中在製作報告與原本的待辦清單任務,你的好同事走到你的旁邊問你要不要一起去買個咖啡,你跟他說今天沒空要他自己去 ; 另外一個部門的企劃找你來討論一個新任務的進度,你果斷且帶有一些不耐煩的語氣告訴他,現在沒空等後天再說。
時間過得很快,一轉眼的時間馬上就要下班了,正當你決定喘口氣、稍微為自己今天努力的成果感到開心時,你發現下午原本要預定晚上朋友聚餐的餐廳,工作時完全忘記有這回事,這家餐廳非常的難訂,你現在懊悔的想:「明明這件事情就寫在桌上的便條紙上呀」...」
上面的情景相信大家遇到類似的狀況,當我們覺得一項「資源」非常短缺時,我們的心神會加倍專注,幫助我們只專心在一件事情上,這本書的作者稱之為「管窺效應 (Tunneling Effect)」。
還記得過去那些在截止日(Deadline)趕報告的日子嗎?在還有充裕的時間時我們喜歡慢慢做事,總覺得時間還很充裕,直到截止日快要來臨時,我們才發現「事情不對」,必須該專注的產出一些結果了。
「稀缺」造成「管窺效應」。
管窺效應幫助我們集中精神,專心一意的在一件事情上。這樣看起來是一件好事情,有些創作者甚至喜歡這樣創作方式,緊張但高效率。但實際上管窺效應是會有副作用的,那就是「忽略其他次等重要的事情」,我們就像是透過一根望遠鏡看著山頂上的目標旗幟,但周遭的風景卻全然不知。
這不是我們的錯,正如同上方所說的,我們的大腦被稀缺所俘虜,這不是我們能控制的。我們看得出來,稀缺所造成的管窺效應,雖然能讓我們有所收益(專注),但同時也帶來的成本(忽略其他事物)。
甚至,管窺效應的副作用可能遠比我們想的來得嚴重。
🤔稀缺會降低「帶寬(bandwidth)」
人的注意力是由心智的容量所決定,包含了兩種能力:認知能力與執行控制力。我們可以這樣理解,「認知能力」是我們在進行抽象思維和推理時,無需特別學習的解決問題能力,例如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個問題,這個問題你不見得以前有處理過,但你可以透過已知的方法 來處理(例如Google找答案、自己思考解決方法、尋找問題解決關鍵人...等 ; 執行控制力包含多個層面,自我控制就是其中一種。這兩種能力又稱為「帶寬」。
作者告訴我們:「稀缺會降低帶寬」。
再次回到上面的問題,不論是貧窮、忙碌、飢餓、孤獨,本質上都是「一個人擁有的 < 需求的」,例如金錢、時間、食物、社交。
那我們到底該怎麼面對「稀缺」所帶來的問題呢?這個我們之後的文章再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