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238/365:【學新知】成為更好的自己,是要常保自己的渴望
🤔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?
今天讀到一篇文章,談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 - "更好的自己"。
我們常說人都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,但這個"更好的自己",到底是指什麼呢?這個問題非常吸引哲學家的注意,而他們給出的解釋是:「改變既有的價值觀。」而所謂價值觀,說白了就是"我喜歡什麼"和"我想要什麼"。價值觀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定義一個人。
在理解"更好的自己"到底是什麼東西之前,我們必須先區分兩個名詞的差別:慾望和渴望。
慾望的英文是Desire,意思是"需求"的意思,例如我在每天早上都特別想喝一杯香味四溢的手沖咖啡,慾望是我既有價值觀的一部分,我不會因為喝了一杯咖啡就成為更好的自己,"需求"滿足與否不會影響我的價值觀。
渴望的英文是Aspire,它跟慾望的意思完全不同,是想要"發展新的價值觀"的意思。例如我現在不喜歡聽古典音樂,因此聽古典音樂不在我的既有價值觀中,但如果有一天我受到某個啟發,也許是一次電影配樂的影響,我開始覺得聽古典音樂很有意思、想要進一步學習時,這就變成了我的渴望,我在發展一個新的價值觀。
哲學家告訴我們,"渴望"才是"成為更好的自己"。
🤔更好的悖論
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做決策,決策的根源就來自我們既有的價值觀。但問題來了,如果理性的我們依靠著"既有價值觀"來做決策,那"會改變價值觀"的事情我們還要去做嗎?
這就像我的一些朋友在生小孩之前總會說:「我和幾個朋友打聽過,生小孩可真是辛苦的一件事情,幾乎都沒有個人的時間了!」結果當他/她在抱到小孩的那一剎那,他/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喜悅,而這種喜悅是沒生過孩子的人絕對無法感受到的。
生孩子之前的你和之後的你,是兩個不同的你,有兩套不同的價值觀。那之前的你,又怎麼能決定要不要成為之後的你呢?
這個問題,直到 2018 年才被芝加哥大學的一位女哲學家,艾格尼斯·卡拉德(Agnes Callard),給解決。
🤔渴望的直覺,就是成為更好自己的契機
卡拉德寫了一本書叫《渴望:成為的自主過程》(Aspiration: The Agency of Becoming)。卡拉德的答案很簡單: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。
一開始你並不十分想成為父親,你一聽古典音樂就睡覺。但是成為父親這個前景的某一方面打動了你,某支曲子的某個段落打動了你,你看到了那個"新的你"的可能性,你模模糊糊地覺得那是一個"更好的自己"。這就是渴望。
"新自己"的價值觀和"舊自己"是不一樣的,但是因為你渴望成為新自己,你就採取了行動,準備接受新價值觀。可能你會主動去了解古典音樂,你懂得越多就越能欣賞,你逐漸變成了一個愛好古典音樂的人,你的價值觀就變了。
體育、藝術、音樂、包括品咖啡 —— 世間凡是有門檻的愛好,都是這麼培養起來的。
所以你怎麼能判斷新價值觀就一定比既有價值觀來的好呢?相信自己的渴望,因為渴望就是一種篩選機制、是一個逐漸的過程,它讓我們無意識之中看到了"那個更好的自己"。
這個渴望理論,事實上能解釋很多事情。
🤔青春就是充滿渴望的狀態
我們常說年輕人有的就是青春,但青春到底是什麼東西?
年輕人沒有穩定的價值觀。他們有很多偶像,他們追逐明星,他們想成為各種各樣的人 —— 他們其實並不完全理解那些偶像人物做的事情。但是他們勇於探索。他們並不知道那個所謂更好的自己是什麼樣的,但是他們反正不想停留在現在的自己這個狀態,他們不論如何都要超越自己。
而青春,就是充滿渴望的狀態,是一段想持續發展新價值觀的時光。
當然這個過程是充滿不確定性的,還記得那些我們覺得某件事情很酷、很棒、很想去追尋,但又不斷碰壁的時候嗎?這段時間是迷茫的,在舊的價值觀已經不好用、新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的時候,這個人對新事物的決心並沒有那麼堅定,他會有一段迷茫的狀態。
因此我們常說:「青春跟迷茫是互相綁在一起的。」
中國有一個詞彙:中年油膩,就是這個人的價值觀已經定死了。他再也沒有了渴望,他認為他的價值觀就是最好的了,他所有願望都只不過是慾望,他鄙視其他一切價值。
而不再渴望,就是青春徹底死去的標誌。
🤔請時常保持自己的渴望
我們應該慶幸人有渴望的能力。如果沒有渴望這種機制,每個人都會一直沉浸在自己現有的價值觀之中,不願意探索新的價值觀,這樣的世界就太沒意思了。
正是因為有了渴望,我們才可能擺脫那個"舊自己"的價值觀的束縛。人生中的選擇不僅僅是"根據價值觀選擇",而且有"選擇價值觀"。
《權力遊戲》裡有句台詞是這樣的。布蘭·史塔克(Brandon Stark)問他的父親:"一個人如果害怕,他還能勇敢嗎?" 父親的回答是:"人在害怕時候的勇敢,才是真的勇敢。"
現在的你理解不了的自己,才是真正值得你渴望成為的自己。